历朝历代从不缺乏歌颂老百姓的诗词歌赋,但是,那些勤劳耕种,养活了统治阶级的平民之辈,在中国的历史上往往是个抽象的历史符号,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,官员才是社会的中心,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,往往难以除却官本位的心理文化沉淀,人们习惯于把地方的领导者称呼为父母官,而官员则是替天子牧民,号称州牧,民众不过是绵羊,并且把一个地方建设的好坏寄希望于清官好官的作为,希望能够出一个包青天,但历史上包青天往往是少数的,在没有完善律法的制约和监督下,清官如同凤毛麟角,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贪婪的,是好逸恶劳的,虽然有一些统治者如朱元璋、雍正等人针对腐败制定过不少严苛的制度,但根本目的,还是在于维护政府与官僚集团的利益平衡,对民生几乎没有太大改善,官也很少站在民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,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,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 此外,朝代发展到中后期,统治阶级队伍往往十分庞大,食利阶层的庞大,往往让民众苦不堪言,特别是一些政府竭泽而渔的税收政策,更是让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,以至于古诗中出现了苛捐杂税猛于虎的感慨,很多平民到了如今21世纪都还没有纳税人意识,2024年,广州地铁上的一段广告语引起舆论关注,这原本是常识的一段话:消费也会缴税,我就是光荣纳税人,到如今都有很多人也并不知晓。 如果勤劳努力,省吃俭用可以致富,那中国百姓毫无疑问将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,可惜现实情况恰恰相反,历史上吃饱饭的时候往往是少数,所以有人认为古代社会是法家锁喉、儒家捏肋、佛家抽脊,在儒家典籍中,记载了三千多礼仪规则,如此繁琐的礼节已经超出了礼貌的需要,不过是为了强化尊卑阶级,体现所谓的面子而已。为了体现所谓的孝道,古代儿女还要丢掉农活工作去守孝,而佛家的宿命论则给了底层一碗心里鸡汤,以彻底磨灭底层的反抗意识,很多走投无路的人,往往会把苦难归咎于自己,认为自己是上辈子造了孽,这辈子才来受苦。 中国曾自诩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,可在公元前403年,古希腊就有了陪审团制度,以确保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无法被操控或者贿赂,1215年英国就颁布了自由大宪章,国王也要遵守法律,这是法治的起源,1644年,英国就出版了《论出版的自由》一书,提出了出版自由,言论自由、新闻自由的理念,而清朝还在实行文字狱,1689年,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案,确定了君主立宪制,这是民主的起源,1693年,英国就已经出现了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。而我们几千年都在期待出现一个青天大老爷,其实各国都有各国的优劣,世界各地也都有璀璨的文明,只有真正开眼看世界,才能真正读懂历史。 爱因斯坦曾经在到访中国后,在日记中对中国人做出了一些评价,这些评价包含了一些负面词汇,具体如下: 他认为中国人“肮脏且迟钝”,并观察到中国人喜欢蹲着吃饭,这种方式让他难以接受,认为如同欧洲人蹲在厕所里大小便一样。 他描述中国人“勤劳,但却呆板迟钝,缺乏逻辑思维,没有数学天赋”,像机器一样工作。民众思想僵化,只能守着自己的土地,是一个需要时时刻刻想着谋生的国家,这样的国家的人民是无法深刻探讨物理的。 他还使用了一些其他带有歧视和偏见的词汇,如“智力低下”、“劣等民族”等。 不过,需要指出的是,这些评价是基于爱因斯坦个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察和感受,并不能代表所有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,也不能作为对中国人的全面和客观评价。如今,历史车轮走到了21世纪,不要让中国历史再重蹈覆辙,是我辈需要努力的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 Designed by 999test.cn & 17安全网
GMT+8, 2025-5-7 18:41 , Processed in 0.119053 second(s), 34 queries .